微信   |
   

地点

1300570057
  
网站简介
返回首页
民声经济观察
www.msjjgc.cn
  • 问题导向
  • 系统观念
  • 胸怀天下
  • 守正创新
  • 自信自立
  • 人民至上
人民至上
来源: | 作者:林晓宇 | 发布时间 :2025-06-06 | 27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根据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阐述,结合中国实际,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群众永远是最中坚、最彻底的力量且不可替代。进入新时代,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将中国共产党坚持走群众路线这一独特优势和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和治党治国治军的实践中,立足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在全面推进治国理政伟大实践中发挥巨大作用。

  一是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出来的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建设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保证人民群众得到最多实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是历史逻辑与现实使命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的制度保障,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得以实现的制度体系,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二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新的里程碑。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社会力量。我们党自诞生之初就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奋斗目标,把人民群众作为价值实现的主体,把人民群众的需要及其满足程度作为价值评判的最终依据和根本标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三是凝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中国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体中国人民前仆后继,接力奋斗。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只有国家富强,人民群众才能得到幸福;只有民族振兴,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历史发展趋势,凝聚全体中国人民的集体智慧和磅礴力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不忘初心,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彰显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取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新时代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取向。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民的主体地位,体现在社会的各领域、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社会历史的各维度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人民群众是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利益主体、权力主体、价值主体的统一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中坚力量。


商会协会
律所律师
全国要闻
名人专访
各地招商
乡村振兴
书画名家
公益慈善
法治天地
联系我们
 
经济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