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地点

1300570057
  
网站简介
返回首页
民声经济观察
www.msjjgc.cn
  • 问题导向
  • 系统观念
  • 胸怀天下
  • 守正创新
  • 自信自立
  • 人民至上
汇聚慈善微光 守护文明瑰宝
来源: | 作者:林晓宇 | 发布时间 :2025-06-14 | 4 次浏览: | 分享到:

      文化展览展演、文物普法宣传、研学实地探访……6月14日是我国第9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各地围绕该主题开展缤纷活动,为宣传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助力。近日,在晋中介休张壁古堡举行的山西主场活动中,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会揭牌成立。基金会旨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募集资金,科学、规范、有效地支持全省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会的成立是近年来慈善力量助力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一个缩影。中国地大物博,文化和自然遗迹星罗棋布。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9项,居世界前列。其中,世界文化遗产40项、自然遗产15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项。近年来,随着慈善公益事业发展,其于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工作的贡献愈加凸显,日趋成为一支重要力量。

  在浙江省,非遗活态传承新样本,庆元县木拱桥公益实践获评“亚洲示范案例”。今年5月,由亚洲国际公益网络联合多家机构主办的2025第二届亚洲文化公益论坛暨亚洲国际公益网络年会在香港收官。庆元县慈善总会与庆元县文物保护所联合申报的《庆元县“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在庆元县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公益实践案例》获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成果示范案例”。该奖项旨在表彰通过公益力量推动非遗活态传承的优秀实践,庆元县“文保+慈善”创新模式脱颖而出。

  据悉,庆元县作为中国廊桥之乡,现存古廊桥69座。2024年12月,“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庆元通过公益募资、技艺传习、社区共护等方式,设立廊桥保护公益基金150余万元,修复廊桥5座,并开展“非遗进校园”“工匠驻村”等活动20余场,惠及2000余名群众,实现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此次获奖案例展现了庆元县在非遗公益领域的创新探索,当地将持续深化“非遗+公益”模式,推动廊桥保护与非遗传承走向更广阔舞台。

      在第 9 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慈善力量成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重要支撑。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会揭牌成立,标志着社会力量助力遗产保护迈向新阶段。在云南普洱景迈山,“云上景迈,你我共守护” 志愿服务项目以青年力量为核心,构建起常态化、规范化的遗产保护长效机制,实现从 “被动监管” 到 “主动共建” 的转变 。浙江省庆元县则凭借 “文保 + 慈善” 创新模式,通过设立廊桥保护公益基金、开展非遗传承活动,成功修复 5 座廊桥,相关公益实践案例更获评 “亚洲示范案例”。这些实践表明,慈善与文化遗产保护深度融合,正为我国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商会协会
律所律师
全国要闻
名人专访
各地招商
乡村振兴
书画名家
公益慈善
法治天地
联系我们
 
经济动态